一、本栏目仅用于三台新闻网和公众之间的交流,不用于公众之间的交流。栏目设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在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、运输管理和运输服务等方面的政策、法规、政务信息的咨询服务或查询指引,及时为政府决策提供公众需求信息。
二、本栏目提供的答复内容仅作为公众了解交通发展,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性意见或建议,不具有法定效力,具体业务办理以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准。涉及经济合同、经济财产权益纠纷、有关民事纠纷、行政申诉、控告和请求等事项,请依照相应法律、法规通过诉讼、仲裁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。
三、为节省您的时间,提高效率,建议您提问前先浏览本栏目“常见问题”以及已有的问题解答,或通过查阅网站法律法规、文件公告、行政许可公示、标准规范、交通知识等栏目了解有关的信息,避免重复提问。
四、为保证您的留言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,请认真填写留言页面中的必填项目,留言内容务必做到情况真实、表述清楚、一事一文,避免语言过激。
五、对您的留言可能采取如下处理方式:
1.对于咨询类留言,我们将及时提出咨询建议或指引性意见;
2.对于意见、建议和评论性留言,我们将转交有关部门作为工作参考,不做回复。
3.我们无法准确理解您的留言时,会向您再次询问,请您进一步提供更为详尽和准确的信息。
六.请您不要发布包含如下内容的留言:
1.链接网页;
2.单纯转述其他媒体报道;
3.根据未经证实的消息提出问题;
4.含有商业广告内容的留言;
5.含有人身攻击、虚假的、骚扰性的、中伤他人的、辱骂性的、恐吓性的、庸俗淫秽的或其他任何非法内容;
6.含有侵犯其他任何第三方的专利权、著作权、商标权、名誉权或其他任何合法权益,以及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。
七、收到您的留言后,我们将尽快给予解答。在未有回复之前,您的留言将暂时不在栏目内公开,请您耐心等候,不必多次就同一主题进行提问。除在本栏目内公开发布回复内容外,我们还可能采取邮件、电话等方式与您联系,敬请留意。对不适合公开的留言,本栏目保留删改权利,恕不另行告知。
八、有关执法投诉、案件举报、纪检监察等内容不属于本栏目受理范围,请您访问网站“部长信箱”、“网上投诉”或“纪检信箱”栏目。